八識規矩頌講義      作者 : 聖德長老       整理 : 悟理

 

自序 

凡例 

緒言 

一、印度唯識學說的起源      

二、中國唯識論的傳譯及宗派 

解題       

作者小史   

本頌       

一、前五識 

二、第六識   

三、第七識

四、第八識 

後記       

一、唯識與禪宗的關係   

二、唯識與律宗的關係   

三、唯識與淨土宗的關係 

 

 

聖德長老    自序

 

     玄奘大師生平著述能夠流傳至今的,除了翻譯經論以外,只有《大唐西域記》和《八識規矩頌》二種。《八識頌》為《唯識論》 之綱要,筆者閱讀《八識頌》係在民國四十五年南亭老法師寄給我一本王恩洋所著的《釋論》開始,該書作於民國初年,當時白話文尚未盛行,全書悉用古文筆法闡述。

民國五十五年慧日講堂住持印海法師介紹我到基隆正覺學苑任教,苑長德融老和尚,副苑長為臺大教授李添春居士,當時退役陸軍少將呂冠老居士亦在學苑講中國佛教史,與我隔室而居。教務主任晴虛法師要我講《唯識三十頌》,兼為學生批改作文。次年春天,聖印法師安排我到臺中慈明佛學院授課,仍兼學苑課程,每周往返兩地。學期結束時,晴師又要我為學苑學生再上夜課,講《八識規矩頌》,是為筆者第一次以《八識頌》作為教材之始。

五十七年星雲法師創建東方佛教學院,寫信邀我到佛光山主講國文,囑與慈怡法師聯絡。我因健康問題,恐學生眾多,批改作業,過於勞累,未往應聘;明本法師又告訴我白聖老法師準備要我接替明性法師主編《中國佛教月刊》,亦以同一原因未就。不久,果在基隆臥病半載。

五十八年秋天,悟慈法師函邀至臺南開元佛學書院講論理學及《八識規矩頌》,是為第二次用《八識頌》講課之情形。其後應聘為鳳林慈雲禪寺住持及忙於籌建般若精舍,中間除應花蓮師專明道學社要求,為該社同學作三次專題演講(兩次在慈雲寺,一次在靜思精舍)以外,未再從事弘化工作。
    六十四年五月,接中華學術院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長曉雲法師來函,邀至陽明山中國文化學院大恩館九樓為該校慧智學社諸同學講〈唯識簡介〉,前後兩次,聽講者多為博士班及碩士班同學。講後續被邀至蓮華學佛園講〈戒定慧三無漏學〉。六十五年五月十六日,假台南妙心寺為成功大學東方哲學社講〈論識閾〉。以上部分講稿,曾經印行小冊子,分贈信眾閱讀。

七十三年春,花蓮富里鄉富山寺心玲法師邀我到該寺為佛七法會開示法要,到了秋天,又再要求我為該寺五名比丘尼講授佛學,並選定《八識規矩頌》為課程,此係第三次以〈八識頌〉 為教材之經過。聽課諸人中上二名高中畢業,二名國中畢業,因鑒於以往講授《 八識頌》 均係採用現成課本,內容過於簡略,如用王恩洋《釋論》作教材,則因行文古奧,苟予逐字剖析,又恐讀者斷章取義,影響到各頌要旨之完整性。遂在百忙中決定以現代筆法,自行編寫講義,隨編隨講,至七十五年抽空整理完成,因有出版單行本之舉。

《八識頌》不但是《唯識論》之綱要,同時亦是生命的內涵之歌。「頌」字在佛教典籍中,固然含有讚美教理之意,但其作用則無疑和中國醫學上之歌訣一樣,為了便利讀者的記誦,因而採取格律化的韻文體式。

過去在中佛研究院講《三十頌》時,講稿係屬自編。民國五十九年覺斌法師向我索取原稿,交《中佛月刊》 逐期連載,並於六十一年由白聖老法師贊助製版費,出版單行本,列為《中佛院叢書》之一。後來我曾檢送一本給花蓮某信徒之女閱讀。該女高中畢業、從未接觸佛教書籍,閱後對內容義理,茫然如墜五里霧中!此事與五十九年臺東佛教蓮社信徒無法讀懂我在臺南出版之《論文選》一樣,使我對《八識頌》講義之編寫,不得不力求淺明詳盡。為使前後兩書行文不致重複起見,凡《三十頌》簡略者,本書特為詳述;《三十頌》已詳述者,本書則予簡化;無法簡化者,則在行文方面,另闢蹊徑,避免雷同。至種子與識變關係,《三十頌》原引用日人井上玄真圖說,本書則將圖說另行設計,分為三組,逐一加以說明。《三十頌》初版凡例,原有再版將予修訂之議,嗣因創建精舍事忙,未遑執筆,此次乘編寫《八識頌講義》之便,將各個心所涵義,另作合理銓釋。
    解釋佛教論典之難,難在合乎學術性者,未必合乎宗教性;合乎宗教性者,未必合乎學術性。前者注重邏輯的演繹、歸納與史料年代之考據;後者注重解行的實踐過程與內證之體驗。本書立論在不違反傳統涵義與宗教目的之下,盡量拉近兩者間之距離。例如站在北傳大乘佛教宗教性之立場,必須肯定大乘,貶抑小乘;站在學術性之立場,必須肯定早期小乘教之價值,而對大乘作客觀性之評估。這其間的矛盾,唯有一方面不反對小乘,一方面依據歷史進化的軌轍,確認大乘為小乘綻出之新花!而作合理的敷演,始能得到平允的結論。本書內容談的雖是唯識,而部分資料,間亦引用《俱舍》原義、其用意即在于此。
    次就文字方面來說,除了一般紀事文以外,凡屬發揮義理之文章,不出理論型與解說型二種。理論型在推理的進程中,不必顧慮到詞語運用的抽象與層次的深度問題,可以自由作邏輯性的分析與綜合;解說型必須把原來抽象而具深度的作品內涵,作比較具體的淺明銓釋。筆者過去出版之《論文選》,即屬理論型;《三十頌講要》與《八識頌講義》,則是屬於解說型。此為兩種文體不同之處。
中華民國七十六年四月十六日,聖德序於般若精舍

shengd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